首页 > 新闻中心组图 40年,我们一起走过 ——《读者》插图大型线上文献展 杜凤宝 卷
40年,我们一起走过 ——《读者》插图大型线上文献展 杜凤宝 卷
画 缘 —— 我与《读者》
杜凤宝
画作成于夜深人静之时,窗外月光如水,倚椅闭目,思绪万千……
自《读者》杂志创刊至今,我已为其创作插图近四十年之久,从当初的喜爱升华为责任——按时完稿,画得更好!我已将自己视为《读者》杂志的编外成员。
一个人能够为一本杂志创作插图近四十年,幸甚!难得!此须具备一种缘分,两个长寿——杂志长寿、画者长寿。
——摘自日记
三十八年前的一天,我在《辽宁青年》任美术编辑。这是平常的一天,我和往常一样,拆阅来信。突然,我的眼前一亮——一封来自《读者文摘》编辑部的信!我急忙拆信阅读,原来是《读者文摘》总编辑郑元绪写给我的插图约稿信。信中说:“您在《辽宁青年》发表的插图作品,构思新颖、风格独特,我非常希望您能为本刊创作插图作品。”
《读者文摘》是我最喜欢的刊物,能够为我最喜欢的刊物创作插图,真是一大幸事!我当即回信:“很高兴为贵刊创作插图作品,这是我的荣幸……”
从这一天起,我开始了与《读者》长达近四十年的画缘。
当时,我只能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为《读者文摘》画插图。
晚饭后,我坐在“微型画案”前开始了《读者文摘》插图的创作。窗外,夜色渐暗、人声渐稀,我的创作也渐入佳境。我忘了时间,忘了疲倦,忘了辛苦,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和我的插图作品。
1984年,我调至春风文艺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室主任。美术编辑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,合理安排美术编辑为全社的书籍进行装帧设计、全社书籍装帧设计的复审,以及其他管理工作。我自己也需承担一定量的书籍装帧设计任务,因此,还得利用夜晚和节假日来创作《读者文摘》杂志的插图。
我常常忘我地创作,有时画完才发现,窗外已现晨曦。
那是难忘的岁月,累,并快乐着。因为,我珍惜与《读者文摘》的画缘!
1993年8月8日,我参加在北京举办的“全国第二届装帧艺术论文与研究成果评奖大会”。在此次大会上,我第一次见到《读者》美术编辑高海军,我们相见甚欢。
会后,我邀海军在地坛公园附近的饭店小酌,海军祝贺我的《杜凤宝插图集》荣获“特别奖”。我说:“不如您编辑的《读者文摘十人插图集》的出版,更让我兴奋。一是,我的作品第一次被收入结集出版;二是,《读者文摘》在全国影响太大,对我创作水平的提高和绘画事业的发展十分有利。”
那晚,我们谈创作,谈艺术,谈办刊,谈人生,谈未来……谈的最多的是我与《读者文摘》的画缘!
2000年4月,我调至辽宁美术出版社任职社领导。辽宁美术出版社是一个历史悠久、人员众多的大出版社。出任这样一个出版大社的总编辑,我压力之巨大、工作之繁忙,难以言表。此时,我想起鲁迅的一句名言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”我想方设法挤时间,坚持为《读者》创作插图。
节假日成了我的“黄金日”,我将拥有一整天的创作时间!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《读者》的插图创作之中!
某日,我外出乘坐火车,对面有两个小青年谈兴正浓。车上卖杂志的工作人员走过来,一个小青年问服务人员:“有《读者》吗?”服务人员递给他一本《读者》,小青年翻看着,突然大声说道:“有杜凤宝画的插图!” 他一边掏钱买杂志,一边对另一个小青年说:“杜凤宝是我大姐夫,他画得可好了!有我大姐夫插图的《读者》,我期期都买。”另一个小青年说:“杜凤宝是你大姐夫啊!他可是个大画家,你啥时候给我引见一下呗!”这个小青年得意地说:“没问题!”
看着这两个既陌生又可爱的小青年,我心中暗想:工作再忙,也要安排好时间创作插图,我要加倍珍惜与《读者》的画缘!
2003年8月25日,甘肃美术馆举办“《读者》第二届插图艺术邀请展”。兰州举办如此大规模、作品均佳的插图艺术展览,尚属首次。参观者络绎不绝,并获业内人士诸多好评。
展览期间,读者杂志社召开 “《读者》·插图”主题座谈会。在座谈会上,参展插图作家与杂志社领导、美术编辑各抒己见,广泛交流,收效甚佳。
我在座谈会上,作了“我与《读者》的画缘”的主题发言。
2004年,我从辽宁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的岗位上退休。原以为可以有大量时间为《读者》创作插图,然而事与愿违,协助创建出版社,以及被大学聘请授课等工作,又使我忙碌起来。
当然,这些工作量不能与退休前的相比,因此,我能够比较从容地为《读者》创作插图。
无论是在江南傍海的温州,还是在祖国南端的三亚,我的笔记本电脑里,总是置顶着一个名为“《读者》插图”的文件夹。文件夹里保存着大量的插图资料,这是在为《读者》创作插图而时刻准备着。退而不休画插图,我与《读者》有画缘!
一次,有几个从印刷厂实习返校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,兴奋地对我说:“老师,我们在印刷厂实习,印制车间正在印装《读者》,我们看到您的名字了!我们对印刷师傅说:“这是我们的老师!”师傅说:“你们能成为这样知名画家的学生,真是太幸运了!我们听了,心里可自豪了!我们盼着能像您一样,将来为《读者》画插图。”听了学生的话,我突然感悟到自己的责任——将我与《读者》杂志的画缘,传递给我的学生!
2017年10月10日,“文心绘事——第四届《读者》插图艺术展”在甘肃天水美术馆开幕。此次艺术展,插图作品上乘、品味高雅,布展新颖别致,画集《文心绘事》更是极具书卷气。足可窥见总设计师——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任伟的高超设计水平和策划、组织、编辑能力。
我的插图作品亦参加此次展览,并受到人们广泛好评。在接受“天天天水网”等媒体记者采访时,我深情地谈到我与《读者》的关系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——《读者》是培育插图画家的田园,而我在辛勤耕耘的同时,也使自己成为著名的插图画家。这就是我与《读者》的画缘!
开幕式后的第三天,我们从天水返回兰州。我与老友任伟来到素有“兰州外滩”之称的“黄河风情线”散步,我们从《读者》的插图谈到此次插图艺术展览,从插图的前世谈到插图的今生,从世界插图的现状谈到中国插图的境遇,从插图的创作谈到插图的归宿,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:应该成立中国的插图艺术馆!
老友任伟望着奔流的黄河,坚定地说:“先从读者杂志社做起,这件事情一定要干成!” 我也满怀信心地说:“我将尽全力支持你!”
黄河在岁月中奔腾向前,而我与《读者》的画缘,也在岁月中不断延续……
2021年3月9日 于沈阳格林观堂寓所
杜凤宝,著名插图画家。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。历任辽宁美术出版社总编辑,中国出版政府奖高级评委,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高级评委,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委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辽宁省政协委员。
责任编辑: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duzhepmc.com/2021/0730/1545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