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页面

首页 > 新闻中心组图 40年,我们一起走过 ——《读者》插图大型线上文献展 李晓林 卷

40年,我们一起走过 ——《读者》插图大型线上文献展 李晓林 卷

1 

我与《读者》插图二十年

李晓林

一般来说,插图是小型绘画。传统插图离不开文字,好的插图是根据文字进行再创作,是文字的升华,并且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。我从小喜欢读小说,更喜欢看插图,好的插图让我对文学作品产生许多联想,比如《堂吉诃德》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《阿Q正传》等等。这些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经典造型,一直驻留在我的脑海中,难以忘怀。

一眨眼,我已为《读者》杂志画了近二十年的插图。这些年,能为这份杂志画插图是很光荣的事情,因为《读者》太有名儿了。时过境迁,我依然在为这份杂志画着插图,她没有拒绝我的意思,我也没有离开她的想法。二十年了,我的工作方式一直没有变化,而她小心翼翼地做着调整,依然接纳我的老套。毕竟时代在飞速发展,读者也在一拨又一拨的更迭。我并不喜欢多变,我想这恐怕是我的一种态度和坚持。我依然认为有温度的东西是永恒的,不在乎形式的多样,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抒发。我也希望我心目中的《读者》一直是那个最让人心动的《读者》。

我认为,插图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道理是一样的,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品味,并且在我自己所能达到的能力范围内去把握这种品味。比如在我的心目中,表现黑白插图的简洁性是有难度的。我的作品抗拒装饰性,它既表现强度,又表现隐秘性。我的创作方式非常自由,绝非沿袭僵化的模式。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。我总是留恋老的品牌,既然是品牌,是因为它老的有质量,还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。

时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,喜欢《读者》的人也在随之变化,而杂志插图就更小众化了,我也很难把握这种变化的节奏。但我认为,优秀的插图会永远闪耀着人类艺术智慧的光芒,也永远会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存在于艺术长河之中。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李晓林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。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duzhepmc.com/2021/0806/1552.shtml